首页 > 豆壳考试网 > 考试查询 > 48年前,张铁生高考交白卷轰动一时,这位“白卷英雄”如今还好吗?-14年前河南女考生故意考0分,答题卡写8000字批评高考,她现今如何? 内容详情

48年前,张铁生高考交白卷轰动一时,这位“白卷英雄”如今还好吗?-14年前河南女考生故意考0分,答题卡写8000字批评高考,她现今如何?

任代珊

跟着豆壳考试网一起了解下8千余人高考0分的信息,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你现在所苦恼的问题。

当年故意考0分,写8000字文章控诉的天才美女,如今怎样了?

当年故意考0分,写8000字文章控诉的天才美女,如今怎样了?

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——宋真宗

虽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,但是最容易的那条路却是读书。学习是一件维持一生的事情,因为社会并不是停滞不前的,所以学习虽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理想的状态,但是学习不会让每一个人与社会脱节。在古代,人们学有所成之后会参加科举考试证明自己,现代虽然没有了科举考试,但是却有高考。

一、古代科举与现代高考

古代科举考试给了寒门学子一个改变命运施展抱负的机会,同时也是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。到了现代,全国高度重视的高考就像是过去的科举考试一样,高考同样也是许多人改变自己的一个机会。

要说古代科举考试与现代高考有什么最明显的区别的话,那或许是女性也可以参加考试吧。毕竟当代社会已经不再是男尊女卑,现代提倡人人平等。在古代,每一次的科举考试一定会有一个人惊艳了所有人,同样的,在现代的高考,一定也会有一些人是当年的黑马或者成为话题中心。

蒋多多

二、高考故意考0分

对于学渣来说,试卷上所有的知识点都认识自己,但是自己啥也不会,有时候运气太衰,即便是猜都有可能几乎全军覆没。不过再怎么样,也不至于0分那么凄惨。更何况,大部分人的高考,一生只有一次,所以很多人都会全力以赴,不留遗憾。可是有一个人,却在一次高考中,考了90分。

此人就是蒋多多,她当年故意故意考0分,而且还是一个写8000字控诉的天才美女。在了解她为什么考0分之前,大家先了解一下她过去的成绩。蒋多多自有就十分乖巧懂事,每一年拿奖状拿到手软,虽然不是每次第一,但是成绩都名列前茅,因此,她的父母对她期望颇高。而这样一个人为什么故意考零分呢?

三、迷上小说

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恶好坏,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突然间发生了颠倒性的改变,一定是有奇迹存在的。而小说就是使得蒋多多改变的一个契机。许多家长心中一定有一个想法,那就是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多看书,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少看书。前者是多看有益于学习,后者是过度沉迷小说影响学业。

在蒋多多高一的时候,她就成功地接触到了家长们担心的后者。那时候的蒋多多在自己学习之余尝试写了一篇小说,没想到这篇小说获得了正在念大学的姐姐的赞赏,而且她的姐姐还建议她去投稿。因此,蒋多多备受鼓舞,开始在写作上投入大量的时间。也因为这样,她的成绩直线下滑。

蒋多多的父母

有了小说自然就需要读者,所以蒋多多的同学都成为了她的读者,不过她的老师却并不觉得她写的东西好。同学的赞许极大地满足了蒋多多的心里有需求,于是她越来越无心学业,每天除了写小说,再也没有让她打起精神的事情。或许那时候逆反心理也在作祟,她甚至专门写了一篇8000字抨击高考的文章。

四、现状

出生于农村5口之家的蒋多多,家境并不富裕,后来在高考中,她直接用双色笔回答所有的科目,最后如愿以偿地考了0分。这一点也让她在2006年的高考中成为了话题人物。虽然后来很多人劝她复读,但是她却选择了拒绝,并且坚定地表示读书不是唯一的路。那她如今怎样了?

蒋多多被判零分的处理决定书

时至今日,蒋多多已经是30多岁了,虽然她外出打工了几年,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成就,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,现在到底在从事什么工作,是否还在写小说,已经不得而知了。

结语

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虽然许多人不喜欢读书,但是只有读书才能使自己轻松一点靠近自己所向往的东西,学历确实是一块有效的敲门砖。如果读书真的无用,那还要学校干什么?

48年前,张铁生高考交白卷轰动一时,这位“白卷英雄”如今还好吗?

澄清历史事实:因为我是搞教育的,所以对这段历史非常的熟悉,并且了解得很是透彻。其实,我在这里澄清一下:当年的张铁生,并没有交白卷。

张铁生这个名字,我相信只要经历过某革的人,应该都熟悉。张铁生之所以成名,不是因为试卷本身,而是由于某帮的扶持。“白卷英雄”事件,给当时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灾难。可是,这样的人,如今确实亿万富翁。

一、1973年的那次高考。1、白卷英雄带来的恶劣影响。

1973年的那年“高考”,出现了“白卷英雄”张铁生,他的出现导致了当年大学招生路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很多高分学生没有学校敢要,而上大学的人,全是成绩平平的,又或者是中下者,无数的高分学子的“大学梦”破碎。

2、教育秩序的混乱。

“白卷英雄”事件,影响非常的恶劣,当年的大学招生工作,延期了半年。所有的大学,在1966年停止了招生,高考被废除了,教育秩序自此混乱不堪。

4、“七二一”大学遍地开花。

后来,当时的主事人曾经说过,要走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的路线。因此,“七二一”大学在当时遍地开花。

当时的很多学生虽然进入了大学校园了,但是呢,这些学生忙于搞斗争,所以很多的大学生的文化水平,连中专都不到。

5、某人复出,才增加了“文化考试”的内容。

某人(有一些人名非常敏感,所以不能打出来,见评论区)修订了推荐和选拔工农兵上大学的规定,所以才增加了文考的内容,他试图恢复用知识选拔人才的制度。

所以,后来的大学招生程序为:评议、推荐、审查、复查、文考(语数外)。并采取了开卷考试。

二、张铁生成名经历。1、只做了三道小题。

1968年,张铁生个人凭借突出的表现,当上了生产队的小队长,赢得了文考的机会。然而,他只做了三道小题,他也只会做这三道小题,其余部分全是空白的。

成绩公布:理化六分,数学六十一分,语文三十八分。虽然成绩比较差,但当时并未交白卷。

2、张铁生成名的原因:试卷背面的一封信。

张铁生之所以成名,不是因为低分,而是因为一封信。这封信写在了试卷的背面。他之所以写这封信,其实就是因为自己只会做三道小题,知道自己考的不好,所以才写了一封自荐信。

这封信的大致意思:我不会因为低分而羞愧,因为我没有耽误集体的工作,我为集体的工作做了很大的贡献,我瞧不起那些只读书不干活的不良青年,我的家境清白,希望能够被重用。

4、某人的侄子(见评论区)对这封信做了删改。

在当年,某人的侄子得知此事之后,于是就将信的内容做了删减,删减过后的内容:张铁生文考交了白卷,但是,这封信提出了对大学招生的意见(从工农中选取大学生),非常有见解,这是一封发人深省的答卷。

5、《人民日报》转发删减版的信。

1973年,《人民日报》转载了这封删减版的信,并且另加了内容:这封信提出了新的教育路线,确实发人深省。随后,《红旗》转载了这封信,并且发表了评论:搞文考这就是反攻倒算。

6、某帮(见评论区)看中张铁生。

某帮的一伙人,对张铁生交“白卷”的行为,那是夸赞不绝。某青(见评论区)还称赞地说:是个人物,居然敢反潮流。张铁生名噪一时,成为了反潮流英雄。

7、张铁生顺丰顺水,与“某帮”绑在了一起。

因为一封信,张铁生的命运,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高考结束之后,他被铁岭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所录取了,后来顺利成为了党员。

1975年,张铁生当选某委(见评论区),同年,铁岭农学院的领导,老中青三结合的班子由此成立。而张铁生又担任了这个班子的重要职务,并且被某青亲自接见了。某青看到他非常的高兴,并且说了一些话,大致意思为:你是有棱角的石头,可以为我所用。

后来,张铁生频繁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,为某帮大造舆论,成为了某帮的马前卒,自此,张铁生的命运与某帮彻底绑在了一起了,他自己无法摆脱。

8、张铁生走下滑路。

1976年,某帮被粉碎,张铁生失去了靠山,撤销了所有的职务,并且入了狱。张铁生在狱中担任医生兼护士。在工作上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差错。在1991年,他刑满被释放了。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张铁生,现在只想成为一名普通人。

三、张铁生的现状。

1992年之后,张铁生开始了经商生涯。他先在一家饲料厂当小职员,做事干练爽快。1995年,张铁生和朋友开了一家公司,这家公司现在做的很大,净资产已经过亿了。

他的传奇:白卷英雄到亿万富翁。惹来很多的非议。张铁生说:我只想成为普通人,努力干事业,不是为了证明什么,而是积累成为普通人的资本。

当年故意考0分,写8000字文章控诉的天才美女,如今怎样了?

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——宋真宗

虽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,但是最容易的那条路却是读书。学习是一件维持一生的事情,因为社会并不是停滞不前的,所以学习虽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理想的状态,但是学习不会让每一个人与社会脱节。在古代,人们学有所成之后会参加科举考试证明自己,现代虽然没有了科举考试,但是却有高考。

一、古代科举与现代高考

古代科举考试给了寒门学子一个改变命运施展抱负的机会,同时也是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。到了现代,全国高度重视的高考就像是过去的科举考试一样,高考同样也是许多人改变自己的一个机会。

要说古代科举考试与现代高考有什么最明显的区别的话,那或许是女性也可以参加考试吧。毕竟当代社会已经不再是男尊女卑,现代提倡人人平等。在古代,每一次的科举考试一定会有一个人惊艳了所有人,同样的,在现代的高考,一定也会有一些人是当年的黑马或者成为话题中心。

蒋多多

二、高考故意考0分

对于学渣来说,试卷上所有的知识点都认识自己,但是自己啥也不会,有时候运气太衰,即便是猜都有可能几乎全军覆没。不过再怎么样,也不至于0分那么凄惨。更何况,大部分人的高考,一生只有一次,所以很多人都会全力以赴,不留遗憾。可是有一个人,却在一次高考中,考了90分。

此人就是蒋多多,她当年故意故意考0分,而且还是一个写8000字控诉的天才美女。在了解她为什么考0分之前,大家先了解一下她过去的成绩。蒋多多自有就十分乖巧懂事,每一年拿奖状拿到手软,虽然不是每次第一,但是成绩都名列前茅,因此,她的父母对她期望颇高。而这样一个人为什么故意考零分呢?

三、迷上小说

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恶好坏,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突然间发生了颠倒性的改变,一定是有奇迹存在的。而小说就是使得蒋多多改变的一个契机。许多家长心中一定有一个想法,那就是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多看书,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少看书。前者是多看有益于学习,后者是过度沉迷小说影响学业。

在蒋多多高一的时候,她就成功地接触到了家长们担心的后者。那时候的蒋多多在自己学习之余尝试写了一篇小说,没想到这篇小说获得了正在念大学的姐姐的赞赏,而且她的姐姐还建议她去投稿。因此,蒋多多备受鼓舞,开始在写作上投入大量的时间。也因为这样,她的成绩直线下滑。

蒋多多的父母

有了小说自然就需要读者,所以蒋多多的同学都成为了她的读者,不过她的老师却并不觉得她写的东西好。同学的赞许极大地满足了蒋多多的心里有需求,于是她越来越无心学业,每天除了写小说,再也没有让她打起精神的事情。或许那时候逆反心理也在作祟,她甚至专门写了一篇8000字抨击高考的文章。

四、现状

出生于农村5口之家的蒋多多,家境并不富裕,后来在高考中,她直接用双色笔回答所有的科目,最后如愿以偿地考了0分。这一点也让她在2006年的高考中成为了话题人物。虽然后来很多人劝她复读,但是她却选择了拒绝,并且坚定地表示读书不是唯一的路。那她如今怎样了?

蒋多多被判零分的处理决定书

时至今日,蒋多多已经是30多岁了,虽然她外出打工了几年,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成就,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,现在到底在从事什么工作,是否还在写小说,已经不得而知了。

结语

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虽然许多人不喜欢读书,但是只有读书才能使自己轻松一点靠近自己所向往的东西,学历确实是一块有效的敲门砖。如果读书真的无用,那还要学校干什么?

14年前河南女考生故意考0分,答题卡写8000字批评高考,她现今如何?

2006年蒋多多参加高考,她对这种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感到不满,于是就在高考试卷上把对教育制度的各种不满写满了整个试卷,她天真的以为凭高考试卷上的这几句话来改变高考制度,以此来引起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。

       

将笔名“碎心飞魔”写在了密封线以外。而且她这种做法不是一科的试卷,而是全科试卷。 高考零分非她莫属了。“碎心飞魔”因高考零分和她的这种做法震惊了全国,这次她真的出名了。可随之而来的是她付出了终生不可弥补的代价。

高中毕业的蒋多多想搞创作写剧本,想通过创作出人头地

       

但毕竟水平有限,屡屡碰壁,发展状况不尽人意。并且在2018年结婚生子,相夫教子,过着非常普通的生活 ,她表示非常后悔当时高考的做法。 如果当年蒋多多认认真真地把高考题做完,按她当时的水平,考个学还是没问题的,哪怕是个专科或者高职,学中文。那她现在的生活状况又是什么样子呢?可以肯定的说比现在好得多。

说实话,我真的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,无非也就是两种情况!一:大富大贵,成为众多人的教育无用论的有力论证。二:泯然众人,成为众多人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的反面教材。

高考没有错,存在你看待高考的角度

       

虽然很多人在质疑我们国家的高考制度,认为这样的一个教育制度,考试制度,扼杀了很多的人才,但不可否认这个高考制度也成全了众多的人才。

一个社会必须要有一套人才选拔的标准,那高考制度就是符合国情的一个选拔标准。至今无法动摇。其实很多人痛恨高考,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无法在高考当中脱颖而出,他把这种无力感以及愤怒地转化为对于社会的抨击,对于高考制度的抨击,说到底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。

年轻的代价,叛逆的成本

       

不得不说这个人真的是太过于叛逆。这也是对自己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,也是对整个家庭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,他在做出这个举动的时候,只考虑到自己的感受,并没有考虑到家庭的感受,也没有考虑到父母的感受。

这就是年轻人年轻人的想法,总是以自我为中心,他根本没有认识到一个人是无法脱离这个社会脱离家庭的,我们每个人都和这个社会上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当你去考虑自己的时候,你伤害的就是其他的人,同时也会给自己造成很多的影响。

相关